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业务范围      |       业绩案例      |       企业动态      |       资质证书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站内搜索
搜索内容
搜索类别
当前位置:HOME > 企业动态
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介绍

发布时间 2012-11-02

为了更好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获得政府信息,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特编制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一)公开范围
  
  向社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参见环境保护部编制的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和办事指南。申请人可以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上查阅。
  
  (二)公开形式
  
  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公开:
  
  1、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www.mep.gov.cn);
  
  2、行政服务大厅(环境保护部东门);
  
  3、中国环境报。
  
  二、主动公开信息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部主要向社会主动公开下列信息: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2、环境保护规划;
  
  3、环境质量状况;
  
  4、环境统计和环境调查信息;
  
  5、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
  
  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及落实情况,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
  
  7、大、中城市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受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的项目、依据、条件、程序和结果;
  
  9、排污费征收的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实际征收数额以及减免缓情况;
  
  10、环保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
  
  11、经调查核实的公众对环境问题或者对企业污染环境的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
  
  12、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
  
  13、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
  
  14、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
  
  15、环境保护创建审批结果;
  
  16、环保部门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其联系方式等情况;
  
  1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下列政务信息免予公开:
  
  l.属于国家秘密的;
  
  2.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
  
  3.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当侵害的;
  
  4.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但法律、法规和本意见另有规定的除外;
  
  5.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6.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况。
  
  具体信息可参见环境保护部编制的《环境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以上信息的时限为信息产生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有规定公开时间范围,按照相关规定时限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的有关事项
  
  1、受理申请机构
  
  环境保护部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受理环境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为环境保护部行政服务大厅,办公地址为:环境保护部东门,办公时间为8:00-11:30,13:30-17:00(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10)66556089
  
  传真号码: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环境保护部,邮政编码:100035
  
  电子邮箱地址:zwgk@mep.gov.cn
  
  2、申请的提出
  
  申请人可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表可向受理机构处申请领取或自行复制,也可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下载电子版本,具体网址为www.mep.gov.cn。或填写电子表格后直接通过环境保护部电子邮箱提交,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接待人员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人可通过前述联系电话咨询相关申请手续。
  
  (1)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
  
  申请人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上填写电子版《申请表》后,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申请受理电子邮箱即可。
  
  (2)书面申请
  
  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环境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申请人通过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请注明“环境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
  
  3、申请的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4)申请人对所申请公开内容有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的相关证明材料。
  
  4、申请的处理
  
  环境保护部在收到《信息公开申请表》后,将进行登记。并在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下列答复:
  
  (1)属于已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可以获得该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2)属于公开范围未公开的,将依相关规定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公开,并告知申请人获得该环境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3)属于免予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4)不属于环境保护部工作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该信息的所属机关及联系方式;
  
  (5)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将告知申请人;
  
  (6)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将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5、政府机关依申请提供信息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根据申请人申请并通过纸张、磁盘、光盘等介质提供政府信息的,可以按照提供政府信息的件数收取检索费;材料需复印、打印、刻录、拷贝,并使用纸张、磁盘、光盘等物品的,收取相应成本费用;邮寄、递送等方式送交材料将按照国家标准收取相应费用。通过其他形式向申请人提供环境信息公开并需收费的,需批准后执行。
  
  主动公开的环境信息,应申请人要求所发生的复制、邮寄、递送费用可参照上述收费标准执行。申请人申请减免费用的,届时请提供相关证明。
  
  四、监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监督部门投诉。
  
  投诉电话:(010)66556039
  
  投诉邮箱:zwgktousu@mep.gov.cn
  
  此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向监察机关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
3、国务院排定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3年投2万多亿
国务院日前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了10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据测算,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规划投资需求将达到2.36万亿元。
    十大领域迎来新商机
    《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脱硫脱硝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这为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划定了方向。
    事实上,各地推动节能减排的努力一直没有放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里,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商,年产量突破20万吨。快速发展曾带来污染的困扰,而正是循环经济实现了“变废为宝”:废水循环利用项目每年可节水100万立方米,余热回收项目每年可发电1.2万千瓦时;新技术使“边角料”变成新产品,自家的生产废渣变为别家的重要原料。产业协作、上下游配套、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集群发展模式,正使园区加速工业转型优化。“企业的发展思路正在改变。”天元锰业副总经理高学祥向记者表示,循环经济不仅减少排放,还完善了企业战略布局,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他表示,《规划》的出台令人振奋,公司刚成立环保技改小组,下一步用于节能改造、科技研发的投入很高,期待《规划》能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撑,为今后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钟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出台,将推动重点项目及相关领域发展,其中蕴藏着商机。
    转变思路才有出路
    在明确10大重点工程的同时,《规划》也念起“紧箍咒”: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尽管绿色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节能减排之路仍然有不少障碍。“地方发展规划需与《规划》衔接好,这需要各地及时调整思路和方向。”吴钟瑚表示,一些地方仍存在过度追求GDP增速、追求税收增加的现象,这使得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遇到阻力。“其实,节能与发展并不对立,但理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市场机制不健全也是发展节能产业的一大障碍。吴钟瑚分析,一些节能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竞争力比较弱,产品推广遭遇瓶颈,企业发展缺乏积极性。
    专家分析,优惠政策落实时也面临尴尬。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此前曾发生部分企业和机构通过造假骗取“补贴”的情况。
    开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2.36万亿元如何发挥实效?“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市场投资,发挥市场功能。”吴钟瑚表示,应利用政策导向,打破行政制约,激发市场活力,多渠道引导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
    他还建议,应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杠杆作用,使更多企业自觉自愿增加环保投入。
    专家认为,强化问责机制将为节能减排提供有力保障。吴钟瑚分析,《规划》明确,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规划》对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每一项目都有具体指标,这使落实问责机制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向记者表示,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不应炒作概念、流于形式,而应注重技术研发,讲究效率和质量,应避免为了立项或申请资金支持而上马一些不成熟的项目,最终造成浪费。
    此前,河海大学法学院院长邢鸿飞教授还表示,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立法仍相对滞后。他建议,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监管体系更为有效。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深圳网站设计 粤ICP备11083595号 网站管理